胶膜法是在胶接点焊的接合面中间夹一层胶膜,然后在需要点焊的部位将胶膜钻(或冲)一个比焊点略大的孔,再进行点焊,最后进行固化的方法。
胶膜法由于目前还没有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的胶膜品种,故较少采用。现采用最多的是先焊后胶的方法,而且已研制出多种专供先焊后胶的胶粘剂,被称为点焊胶。
胶接点焊法也用于破损工件的修复,如修复铸件的长裂纹、孔洞和薄形钢板的密封结构部位。在修复过程中,一般也是先焊后胶。焊点距离通常为40-60mm,对受力较大的部位可控制在30mm左右。每个焊点必须要焊透,并且彻底清除焊渣之后再进行涂胶。在修复较长的裂纹时,要避免工件因长时间受热而产生应力收缩,造成再次裂损。另外,对一些较厚的工件应考虑在裂纹上开坡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