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飞墨
现象:印刷机运转时油墨在印刷机墨辊之间分裂,长的油墨形成长的细丝,这些细丝断裂成细滴呈雾状飞散,分布在印刷车间的空气中。
原因:(1)印刷速度过快。(2)给墨量太多,墨辊上墨层太厚。(3)油墨太长太粘。(4)墨辊安装不适当或损伤。
处理方法:(1)降低印刷速度。(2)换用颜色浓度高油墨,减少给墨量。(3)加入蜡类助剂,使油墨变短并降低粘性。(4)检查墨辊,并将墨斗开小些,调节棘轮使转动快些。
七、油墨不落槽
现象:印刷中油墨缺乏流动性,不能从墨斗转移到墨辊上。
原因:(1)油墨的屈服值过大,油墨墨丝短流动性差。(2)油墨触变性大。
处理方法:(1)加入可使墨丝变长的#3调墨油或改善油墨流动性的高粘度树脂油。(2)经常搅动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搅拌器。(3)换用流动性好的油墨。
八、纸张掉毛或掉粉
现象:印刷时从纸张表面掉下纤维或填料颗粒,堆在橡皮布的图文上,使印品质量下降。
原因:(1)纸张质量差。(2)油墨粘性大,或因油墨中溶剂挥发使粘性增高。(3)印刷速度太快。印刷压力太大,造成纸张与橡皮布之间的磨擦力过大。
处理方法:(1)换用纸张。(2)加入#6调墨油或05-92去粘剂降低油墨初始粘性。(3)调整印刷压力,降低印刷速度。
九、乳化
现象:在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版液进行高速挤压接触,油墨与润版液发生乳化,形成油中水型的乳液。使油墨的流动性和粘性发生变化,印刷适性变差,干燥变慢,造成印刷故障。另外因乳化而形成水中油型乳液时油墨微粒分散到润版液中而造成浮脏。
原因:(1)油墨中存在极性物质和界面活性剂。(2)使用了低粘度的油。(3)湿版液量大。(4)图文面积小,耗墨量少,印刷机上油墨长时间与水接触产生乳化。
处理方法:在平版印刷中,油墨与润版液要形成适度的油中水型乳液,才能使印刷顺利进行。如果乳化成为印刷故障时,要分别情况,采取各种对策加以解决。
十、环状白斑
现象:印刷图文中出现环状白色的斑点。
原因:(1)油墨干燥皮膜混入油墨中附着在印版橡皮布上。(2)纸粉、灰尘其它异物混入油墨。
处理方法:(1)在罐中取出油墨时不要将油墨干燥皮膜混入油墨中。(2)更换用纸。(3)仔细清洗墨斗、墨辊、橡皮布和印版。(4)发现油墨中存在有墨皮时要更换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