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脂胶是可在含水率较高的木材上施胶的室温固化的胶种。其优点有:胶接强度高、能耐湿、用胶量少、耐化学性好、热压时间短、不释放甲醛等有毒气体等。其缺点主要有:由于它反应能力强,使其易与金属等反应,造成“粘板”现象;它的贮存期也较短,需特殊的贮存方法;异氰酸酯胶的成本高,价格较昂贵。
异氰酸脂是上世纪4o年代初由德国人发明,虽然人们对其进行工业化生产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成本、生产过程技术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妨碍了它的应用。1951年Deppe和Ernst最早用二异氰酸脂制造刨花板,1975年德国开始商业化生产二异氰酸脂刨花板。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已有用异氰酸酯胶部分取代甲醛系列胶来生产轻质刨花板、结构刨花板及MDF;我国使用异氰酸脂的企业很少,基本上都处于实验阶段。异氰酸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甲苯二异氰酸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现在应用比较成熟的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异氰酸脂胶粘剂中的—NCO反应活性好能与木材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脂桥的共价键,因此,木材和胶粘剂可以通过化学键结合,使胶接强度很高。
目前为了解决“粘板”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在刨花板表层使用一般性胶黏剂,芯层使用异氰酸酯胶,此法较为经济可行,但板中有少量游离甲醛散发;另外随着脱模剂技术的发展,可以将胶模剂喷洒在垫板或钢带表面,较好地起到了脱模的作用,使异氰酸酯胶能应用于整个刨花板的生产过程中。在异氰酸酯胶中添加多元醇可以改善其耐久性,为了降低异氰酸酯胶的成本可以将其与其他胶粘剂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