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些有机的胶接接头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与其他生物的侵袭,而使它的胶接强度降低。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在60%-100%范围内,最适合于霉菌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所以处在夏季或湿热地区的胶接接头也特别容易受霉菌的侵蚀。我们最常见的一些动物胶黏剂胶接生产的胶合板长霉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这些霉菌在胶接接头繁殖、发育通常需要的养分是碳、氢、氧、氮、硫、磷、钾,以及微量的养分铁、锌、铜、锰等元素,这些元素成分在各种胶黏胶中都具有。
目前,国内尚没有胶黏剂耐霉菌侵蚀的性能测试有关试验方法。试验大多参照国外相应标准,在ASTMD1286-76《霉菌侵袭对胶黏剂制备与黏附力的耐久性能产生影响的测试方法》中主要测试在规定条件下,对受到霉菌侵袭及未受到侵袭的胶黏剂黏度与标准试样接头的胶接强度,其试样可以采用拉伸、剥离、压缩剪切、拉伸剪切与劈裂强度等测试用的胶接试样。
采用的菌种为:T黑曲霉;黄曲霉;L青霉。
从美国菌种培养中心购置的试验菌种,接种培养14d后,将新培养出的菌种依次取样,放入一个盛有新鲜胶黏剂600g的广口瓶中,而另一只盛有600新鲜胶黏剂的广口瓶中则不种以上三个霉菌。放入(25±0.5)℃的恒温室中,并实现测出未中菌的对照试样在(25±0.5)℃的黏度,而后每隔3d、7d、14d、21d、28d分别测试种菌试样与对照试样的黏度,并观看霉菌生产情况,如有无气味、气体产生、变色等明显腐败现象,则可停止试验。
每个试验阶段的黏度降低的百分数则按式计算:
黏度降低%=【1-(A/B)】×100%
式中A---被接种过试样的黏度,Mpa.s;
B---对比试样的黏度,Mpa.s.
若测试霉菌对试样强度的影响,则制备好的试样应先在室温下放24h,使一些易挥发物质挥发掉。100个试样,50个进行接种,50个作对比试样。
接种用消毒过的棉花签轻轻转上三种霉菌菌种孢子,而后将孢子涂擦到试样胶接边缘的暴露处。每一棉花签擦10个试样,而后再重新用新棉签取上孢子,再擦10个,直至50试样全部接种完。
在两个已消毒过的干燥器中,加入消毒过的蒸馏水,在干燥器中水面高约25cm。一只干燥器内放入50个接上菌种的试样;而另一干燥器则放50个对比试样。而后将两个干燥器密封,放在培养室(25±0.5)℃下,每隔3d、7d、14d、21d和28d,分别从两只干燥器中各取出10个试样进行试验。
ASTMD1174-81则规定了《细菌侵袭对胶黏剂制备及被粘物耐久性影响的试验方法》,它所采用的菌种为:荧光假原胞菌;枯草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测试上述菌种的胶黏剂与胶接试样和对比试样的黏度与强度减少的百分率。测试时间也为3d、7d、14d、21d和28d,其他方法步骤与ASTMD1286-79相似。
我们国内目前尚无胶黏剂对霉菌或细菌侵袭耐久性试验方法。若需进行这一项目测试,除了参照ASTDM1286与ASTDM1174外,还可以参照JB840-75《电工产品霉菌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