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金属减摩修复技术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定义应是一种机械维修技术;从工程科学的角度定义应是一种表面工程技术。它以机械设备的润滑剂为载体、将具有修复功能的减摩剂介入至摩擦副表面,以达到改善其摩擦学性能和微观修复之目的。因此,这项技术与以往各类减摩、节能的润滑剂添加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
(1)它所具有的减少机械摩擦磨损的功能,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改变了润滑剂的性能,而是改善了机械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特性;
(2)它所具有的微观修复机械摩擦副表面的功能,也不是能通过传统的润滑理论所能解释的。那种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各类减摩节能润滑添加物,视其为一种单纯的润滑改进技术和产品,并依此得出对其性质和使用方法的推测,或多或少是走进了认识的误区。
2.机理 有关金属减摩修复技术的工作机理,至今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虽然反映各种研究阶段成果的报告陆续发表,但仍没有权威性的完整论述。在此,可以从减摩修复剂产品的主要成分上对其作用过程做出初步推论。如BD311减磨修补剂以高性能减摩润滑材料为骨材与改性增韧耐热树脂进行复合得到的高性能减磨抗蚀聚合陶瓷材料。这种多材料具有层状结构、表面活性、低温相变、离子催化等特性。进入机械摩擦副之后,在一定的表面材料、润滑介质的环境和温度、压力、相对运动速度等工作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化学成分、金相结构均发生变化。改性后的表面层硬度增加、粗糙度提高、各摩擦学特性优化。在宏观上则表现出减少摩擦、降低磨损、修复表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