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注胶法是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带压堵漏新方法,具有操简便、无需动火、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特点。我国研制成功的这技术曾在1985年第十三届日内瓦国际新发明、新技术展览会上荣获质奖,受到国外客商的好评。它的基本原理是:密封剂(胶粘剂)外力的作用下,被强行注入到泄漏部位与夹具所形成的密封空腔,在注胶压力远远大于泄漏介质压力的条件下,泄漏被强迫止住,密封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固化,形成一个坚硬的新的密封结构,达到重新密封的目的。
胶粘剂之所以能在这项技术中达到阻止泄漏的目的,是又胶粘剂本身的固有特点决定的。一般胶粘剂在固化前,都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注入过程中可到达密封空腔的任何位置,填塞住各种复杂的泄漏缺陷。胶粘剂具有极为广泛的介质适应能力及耐高、低温的特点,因此,无论何种泄漏介质,都能选择到相应的胶粘剂,只要夹具的强度满足强度要求,新建立的密封结构是绝对可靠的。
夹具是注胶法带压堵漏技术的关键部分,它是加装在泄漏部位的上部与泄漏部为的部分外表面形成新的密封空间的金属构件。它的作用是包容住的又高压注胶枪注射到泄漏部位的密封胶粘剂,防止其外益,并承受住注胶压力和泄漏介质压力。它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因为要承受堵漏时的注级压力和泄漏介质压力;
② 夹具与泄漏部位之间需要有一个封闭的密封空腔,它的宽度应能够全部遮盖住泄漏部位,密封空腔的高度,即注入胶层的厚度在5-8mm之间;
③ 夹具必须夹攻出带内螺纹的注胶孔,孔的位置和数量以能顺利地将密封胶粘剂烛满整个夹具空腔为宜,同时应考虑到安装时间、的排气卸压作用,因此至少应加工两个孔;
④ 夹具必须是分块式的,以便于把它装在泄漏部为上,而后再连成整体,一般为两块。若泄漏的设备、管道、阀们等外形尺寸很大,而泄漏部位却是一个点或一个小区域,夹具也可设计成局部式的;
⑤ 夹具的加工精度,视泄漏状况而定。压力较小,泄漏量不大时,间隙可控制在0.3mm以内;压力较高,泄漏量较大,特别是高于350℃以上的泄漏介质,夹具间隙应控制为0.1mm以内,以防密封胶粘剂被泄漏介质带出;
⑥ 夹具的常用材料为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