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涂料多采用混合溶剂,是由溶剂和稀释剂组成的,可以降低成本,改善漆膜性能和施工性能,提高溶剂的溶解力。刷涂施工的产品应使用部分高沸点溶剂,如乙基溶纤剂等。
在选用溶剂时还应注意的是,不同结构的溶剂对固化反应会起不同的作用。例如,胺固化环氧树脂不能使用酯类作溶剂,因为酯类与胺类固化剂有反应,破坏固化剂,降低固化效果;路易斯酸作固化剂时,如选用环己酮作溶剂,会发生缩酮化反应,这种反应会影响固化涂膜的性能,尤其是在烘烤的条件下,因此,使用酮类和酯类溶剂时应十分小心。
增稠剂——
增稠剂在胶黏剂的组成中是一类比较新的配合助剂,它们加入胶粘剂之后,能将施工黏度增稠和使原来一些不黏或难黏的物质粘结强度有所提高,特别是提高其初粘力,并且改善其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性。
增稠剂大都是分子量不很大的树脂类物质,在选用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与环氧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混合之后,能长期稳定的与环氧树脂共同工作,不析出、不分层。②具有最佳的增稠效果,对被粘物表面有相当高的粘附力。③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最好为非危险品,以方便贮运。
目前用于环氧胶粘剂的增稠剂主要有有机硅烷化合物、烷基酚醛树脂、松香或改性松香以及改性淀粉等。考虑到增黏剂的加入,既有施工工艺上的要求,又有粘接性能、胶接接头性能上的要求,有时单一的增稠剂无法达到要求,近年来大都采用混合型增稠剂。如,在环氧胶中加入叔丁基酚醛外,还加入改性松香,以增加初粘力。增稠剂的加人量一般为总量的1%~20%。
4、流变及流变剂
(1)引言
能够改善涂料流变性能的助剂称为流变改性剂,也称为流变剂。一般的说,流变剂能够改善涂料的稳定性和涂装性,提高涂膜质量。例如,防止涂料贮存过程中颜、填料的沉淀,避免涂装过程中涂料的溅落、流挂,改善涂膜的流平性能等。
从流变学的观点来看,流变剂还分成触变性流变剂和假塑性流变剂,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外加剪切力撤除后体系结构恢复的速度。这一特性是涂料流动和流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假塑性流变剂由于具有极快的结构恢复速度,在外加剪切力去除后几乎立即恢复结构粘度,因而有利于涂料的防沉降和防流挂,但用量高时会对流动和流平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涂膜质量,如刷痕过重、喷涂时雾化不良等。典型的假塑性流变剂是气相二氧化硅、可溶性蓖麻油和聚烯烃浆等。
触变型流变剂在外加剪切力去除后能够显示实时相关的结构恢复速度,用之于涂料中即能得到满意的抗流挂性,又不会损失流动和流平性,在涂料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假塑性流变剂。这类流变剂主要有有机粘土和氢化蓖麻油基有机蜡等。触变性与填料的形状有关,粒子纵横比(aspectratio)越大,尺寸越小,触变性效果就越高。
(2)几种常用的流变剂
1)气相二氧化硅 气相二氧化硅是较早使用的流变剂,但现在使用的该产品在性能上有了较大提高。气相二氧化硅为固体粉末,是球形微粒的集合体,其分子上含有羟基基团,能够吸附水分子和极性液体。球形颗粒表面有硅醇基。当气相二氧化硅分散于基料溶液中时,相邻球形颗粒之间的硅醇基团因氢键结合而产生疏松的晶格,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产生凝胶作用和很高的结构黏度。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因氢键结合力很弱,网络结构破坏,凝胶作用消失,黏度下降。剪切力去除后又能恢复原来静止时的形状。
气相二氧化硅在涂料中的用量视最终粘度要求和不加气相二氧化硅前涂料的粘度情况而定,一般为涂料总量的0.5%~3.0%(质量分数)。
气相二氧化硅在使用时易受涂料溶剂的影响,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效果最好。在极性溶剂中液体的分子和二氧化硅颗粒间吸引力增大,很难形成疏松的网络结构。为此。国外有专门用于极性溶剂的气相二氧化硅,如德国Degussa公司的Aerosil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