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了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忽视了使用效果。例如某机床厂设计机床尾架液压阀时,只考虑提高加工效率,过大地放大了滑阀的间隙量,因而造成滑阀渗漏。
(2)注意了润滑,忽视了防漏。例如有些工厂,注意了导轨的润滑设计,忽视了回油设计,造成了导轨漏油。又例如,机床润滑.系统进油口和回油口设计比例不当,致使回油不畅,造成漏油的实例也不少。
(3)未解决好漏与封的关系。一般在设计时遇到可能泄漏的部位,只是考虑怎样用密封件去封,当时是封住了,过后很快就漏了,有些甚至越封越漏。例如对于动密封的密封件,有些人片面强调要抱紧,以为没有间隙密封性能才好。其实适得其反,开始时不漏,一旦密封件迅速损坏,即造成严重漏油。若将运动部位的密封件适当留有间隙,允许有一定的渗漏,并使渗出的油在间隙中形成一层薄的油膜,既能保证润滑效果,又能防漏。又例如主轴箱体零件,加工时一定
要留有通气孔,否则箱内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密封部位漏油。
(4)没有掌握住密封件的特性。例如,O形密封圈槽设计不当,不能满足耐油、耐老化、耐压以及对速度的要求,从而造成泄漏的问题也不少。
(5)润滑油、液压油等选用不当。由于温度升高,油的粘度下降,而密封件又不能适应,因而造成泄漏的现象也常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