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接部位、接头的设计
1)局部破坏。如图4—26,对局部修挖、剖割成平行四边形,向运输带运行方向倾斜,补丁与剖割部分对应有斜角。
2)撕裂型损坏,如图4—27所示。胶接部位应两面挖补,其上补丁要大于下补丁,分别与修挖部位吻合。补丁从相同
3)接头的胶接,要用阶梯搭接的形式。参见图4—28。下片按胶带运行方向留长边,上片与其吻合,接头要有倾斜角。层片阶梯尺寸按表4—6选用。搭接长度是带宽B的0·8~1·2倍。剖割接头时,上片下面要留出30mm的面胶。对头缝需留出3mm左右的间隙,以防重叠。注意剖割时不要割伤纤维层。
(2)接头表面处理。粘胶面用木锉打毛,纤维层残胶要清除,用汽油擦除油垢、灰尘。


图4—26运输带局部修补示意图1一破损部位2一整形范围 3一补丁 4一整形深度5一帆布层


图4—27撕裂修补示意图


图4—28胶带接头剖割形式1一上胶层 2 纤维层 3一下胶层 4一运行方向
表4-6胶带接头割剖尺寸
带宽B/mm | ≤500 | >500~1000 | >】000~1600 |
阶梯长度S不应小于/ram | 200 | 250 | 300 |
(3)选择适用氯丁橡胶的胶粘剂。为了提高使用温度,缩短硫化时间,应适当加入固化剂,加入后应在2h内用完。涂胶2~3遍。胶层厚0.05~O.1mm为宜,若胶过稠不易涂匀,可加1/2~1/3稀释剂,晾置达到完全浸润,不缺胶。当不粘手时,再刷第二遍胶;当第二遍胶再不粘手时,刷第三遍胶,此时要刷浓胶,晾置到不沾手而又有胶感时对合。
(4)对合。对合时要一次对准,两面粘合后不得再分离。对合后,由中间向外推压,以排除气泡,再锤击一遍。胶带两面用平板合、压实。经2~4h固化。
(4)对合。对合时要一次对准,两面粘合后不得再分离。对合后,由中间向外推压,以排除气泡,再锤击一遍。胶带两面用平板合、压实。经2~4h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