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胶过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粘合和固化。但对于溶剂型胶粘剂如氯丁胶等,粘台前,要晾置几分钟,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溶剂挥发,粘度增大。若不晾置就粘合,胶层中溶剂未能挥发.而且产生气泡,影响粘接强度。对于不含溶剂的反应型胶粘剂,涂胶后应立即粘合,以避免胶液粘度增大,浸润性差,反而降低粘接强度。
粘合是将涂胶后或经过适当晾置的被粘表面叠台在一起的过程,对于液体无溶剂的胶粘剂,粘台后最好错动几次,以利于排出空气,紧密接触,以对准位置,对于溶剂型胶粘剂,粘合时一定要看准时机,过早过晚都不好,一些初始粘接力大固化速度极快的胶粘剂,粘合时要一次对准位置,不可来回错动,粘合后适当按压,锤压或滚压,以赶出空气,密实胶层。粘合后以挤出微量胶液为好,表示不缺胶。如果发现有缝隙或缺胶应补胶填满。固化又称硬化,对于橡胶型胶粘剂也叫硫化,是胶粘剂通过溶剂挥发,熔体冷却\乳液凝聚的物理作用或交联接枝、缩聚、加聚的化学作用,使其变为固体,并且有一定强度的过程。固化是获得良好粘接性能的关键过程,只有完全固化,强度才会最大。
固化可分为初固化、基本固化、后固化。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强度、表面巳硬化、不发粘,但固化并未结束,此时称为初固化或凝胶,再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基团大部分参加反应。达到一定的交联程度,称为基本固化。
后固化是为了改善粘接性能,或因工艺过程的需要而对基本固化后的粘接件进行的处理,一般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能够补充固化,进一步提高固化程度,并可有效地消除内应力,提高牯接强度。对于粘接性能要求高的情况或具有可能的条件都要进行后固化。为了获得固化良好的胶层,固化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固化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压力,也称为固化过程三要素。
1.固化温度
固化温度是指胶粘剂固化所需的温度。胶粘剂固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是胶粘剂的品种不同,固化温度不同而已,有的能在室温固化,有的需要高温固化,有的可在低温固化。温度是固化的主要因素.不仅决定固化完成的程度.而且也决定固化过程进行的快慢。每种胶粘剂都有特定的固化温度。低于此温度是不会固化的,适当地提高温度会加速固化过程,并且提高粘接强度,对于室温固化的胶粘剂.如能加热固化,除了能够缩短固化时问.增大固化程度外,还能大幅度提高强度,耐热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等。
加热固化升温速度不能太快,升温要缓慢,加热要均匀,最好阶梯升温,分段固化,使温度的变化与固化反应相适应。所谓分段固化就是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再开始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继续升温到所需要的固化温度。加热固化不要在涂胶装配后马上进行,须凝胶之后再升温。如果升温过早,温度上升太快,温度过高。会因胶的粘度迅速降低使胶的流动性太大而滥胶过甚,造成缺胶,收不到加热固化的有利效果.还会使被粘件错位。加热固化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切勿温度过高持续时间太长,导致过固化,使胶层炭化变脆,损害粘接性能。
加热固化到规定时间后,不能将粘接件立即撤出热源,急剧冷却,这样会因收缩不均,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带来后患。应缓慢冷到较低温度,方可从加热设备中取出,最好是随炉冷却到室温。
加温固化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法。这是晟简单易行的加热方法。温度易于控制,机动灵活,确保质量。对于体积小,批量小的粘接件固化最适合。
(2)蒸气干燥室加热法。利用在房间内架设蒸气排管加热,温度均匀,但温度不会超过100度,适宜大批量的粘接件固化。
(3)电吹风加热法。此法对于大型机械的局部牯接的加热固化非常灵活方便,只是温度不太均匀,需要凭经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