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堆焊失效形式包括疲劳、磨损、剥落和断裂。失效原因分析如下:
(1)磨辊运行周期过长引起辊身表面的冷作硬化,并形成微裂纹后扩展;
(2)物料的可磨系数不同造成磨辊耐磨层磨损;
(3)选择的堆焊材料及堆焊工艺不当引起堆焊过程中工件断裂;
(4)断裂失效与铸件在铸造过程中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有直接关系;
(5)从磨辊结构形状看,磨辊与轮毂的配合面有2个,一个是柱面配合,另一个是锥面配合。由于磨辊和轮毂的两对配合表面存在加工误差,磨辊与轮毂装配时就很难保证柱体和锥体面同时接触,这种局部的不良接触会使磨辊在有配合间隙部位或有铸造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
(6)立磨生产过程中不但存在着粉碎大颗粒物料时的振动,而且在入磨热气体作用下,磨辊在开停磨时还受到温度变化的作用,特别是冬季,磨辊表面会在零下几度的状态中几分钟时间内迅速上升到100~200℃,这会使磨辊在热应力、热处理残余应力和粉磨力作用下,易在有铸造缺陷且磨辊与轮毂有配合间隙的部位发生断裂。断裂是从磨辊内侧向外侧扩展的。
(7)磨辊安装预紧力过大也是磨辊失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