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粘剂的配制
配制的胶粘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粘接件的粘接性能,因此必须准确称取各组分的重量(误差不超过2-5%)。胶粘剂配制量的多少,应根据涂敷量的多少而定,且必须在活性期内用完,配制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作好详细的批号、重量、配胶温度及其他各种工艺参数记录,配制完成后必须搅拌均匀。
二、胶粘剂涂敷工艺
1、涂敷前工艺:
稀释可以降低胶粘剂的粘度,改善胶液的涂敷性,但是可以延长粘接周期,从而导致固化时间延长,甚至导致固化不便而影响胶接质量;填加填料,可以提高胶液的粘度和胶接强度;如果配制气温降低,可以采用水浴加热或烘和预热的办法,使其搅拌混合均匀,便可降低胶液自身粘度。
2、涂敷方法:
(1)、刷涂法:用一般刷子涂胶于粘接表面上,其缺点是难以控制胶层厚度且容易出现涂敷不均匀现象。
(2)、刀刮法:将胶液倒在胶接表面上,用平刀片或玻璃棒制胶,胶层厚度凭经验来控制。其缺点是涂敷质量不够稳定,只能在平面胶接面上施工。
(3)、滚涂法:用胶辊使粘接件均匀地涂上胶液的方法,调节胶辊间隙或压力可以控制胶层厚度,胶辊越光滑,胶层越均匀越薄。
(4)、喷涂法(静电喷涂法):在高压静电场内,使带电胶液从喷枪的放电边缘落在胶接面上。此种方法的优点是胶液损失较少。
(5)、熔融法:主要是应用于热熔胶的喷涂,将热熔胶加热进行刷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