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
我国目前大部分生产和应用的环氧树脂都是双酚A环氧树脂,所以这种树脂就成为本课题研究选择的对象。为使本研究更具普遍代表性,研究的整个过程采用的是市面上使用的较为广泛的加德士70号沥青。试验采用SMA一13与AC一10 两种级配(见表1、表2),对两种级配与环氧树脂搭配效果进行了对比。

可以看出,SMA的效果明显不如AC类混合料,原因在于SMA混合料设计孔隙率明显高于AC类混合料,由于环氧沥青的高性能,不会出现泛油等常见病害,故不用马歇尔方法设计油石比, 而是根据其施工和易性决定的。试验中八C一1。油石比为6.8%,孔隙率为3.5%,油石比一样,SMA一13的孔隙率为5.3%。原因是环氧沥青的粘度随着时间而增大,其压实必须在规定的有限 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实践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对孔隙率要求很高,混合料的压实过程就是固态颗粒在弹性介质中的填实定位,形成更密实和有效的固态颗粒排列形式。本试验只研究了这两类混合料设计,并不是说环氧沥青只适合于AC类级配。
4.固化剂的选择
4.1固化剂的分类
按分子结构环氧树脂固化剂分为3类:
a)碱性固化剂,如多元胺、改性脂肪胺、胺 类加成物;
b)酸性固化剂,如酸配类;
c)合成树脂类,如含活性基因的聚酞胺、聚 酉旨树脂、酚醛树脂等。
4.2影响固化剂选择的因素
影响固化剂选择的因素很多,但以满足以下 要求为原则:
a)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后,改性 沥青混凝土能够满足力学强度的要求;
b)固化反应条件能够适应冷拌沥青混合料 拌和、摊铺、碾压的工艺过程,要求在常温下能 固化,且初步完成固化的时间不超过3一4天。假 如在高温下拌和至少有两个小时的可操作时间;
c)固化剂应无毒,或者毒性很低,不能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d)固化剂来源方便,在就近地区能够采购到。
由于当前胺类固化剂在市场上最方便购买, 在环氧涂料等其他方面的应用也较多,根据以上原则从中选取了7种固化剂(见表4),研究各种胺类的固化剂对E51的固化效果。
胺类固化剂用量=EM.na
式中:E环氧树脂环氧值;
M--胺的相对分子量;
n--胺的活泼氢原子数;
a--胺的纯度。
常温固化剂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集中在 2.3一2.5gcnl之间,而高温固化的毛体积密度 集中在2.sgcm、以上

5.拌和及固化的时间和温度效应
5.1时间控制
整个试验过程时间控制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