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卡死可导致轴承座损坏,交变载荷又会使轴承座磨损成椭圆形,若不及时修复必然导致振动过大及一系列机械损伤。根据损坏的性质和设备的运行条件可选用112钢质修补剂、215耐磨修补剂或311减摩修补剂很方便的对其进行修复。
㈠半开型轴承孔



⑴把待修表面打磨成交叉形沟纹,并用清洗剂清洗表面油污(图一)。打磨时应保留轴承孔两边圆周方向上未磨损面做为模具的定位面。
⑵加工一模具,模具外径等于轴承外圈直径,模具长度大于轴承孔宽30mm,粗糙度以原轴承座要求为准(图二)。在加工好的模具上喷一层脱模剂。
⑶选取合适的修补剂按比例加以配制并涂敷到上下两面打磨清洗好的待修部位(图三)。
⑷将模具用力压实在下半轴承座上,把溢至结合面的余胶清除干净(图四)。
⑸将涂好修补剂的上半轴承座扣上,用螺栓按装配要求锁紧,在修补剂固化之前将溢出的余胶擦去(图五)。
⑹25℃固化8~16小时后取下模具,用砂布或锉刀修整边角,检验修复好的轴承孔尺寸及表面质量(图六)。
⑺完全固化后即可投入使用,但最好采用后固化方法来获取更高的物理机械性能。



㈡封闭轴承孔
⑴检测轴孔磨损深度,如果磨损深度在直径方向小于4mm,应用电动工具将待修位打磨加深(图七)。注意:表面越粗糙越好。
⑵用清洗剂清洗轴承孔的待修表面。在轴承外圈上喷涂一层脱模剂,以便于今后轴承的拆卸(图八)。
⑶配制311减摩修补剂,将修补剂涂到轴承外圈上,但只涂到轴承外圈的后半部就行了。涂敷量应保证轴承外圈与轴孔之间不能缺胶。将涂敷311减摩修补剂的轴承推入轴孔内,擦去挤出的修补剂。推轴承时应保证修补位不缺胶(图九)。
⑷将轴承定位。最简单的办法是轴和轴承一起带胶装配,找准精度后在该位置保持到修补剂固化(图十)。但最好用三点垫片定位法或制作夹具进行定位、装配。
⑸完全固化后即可投入使用,但最好采用后固化方法来获取更高的物理机械性能。




㈢机械加工法
上述二类轴承座均可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成型。方法和上一节修复损坏的传动轴中机械加工法相同,待修复层固化后,镗孔至要求的尺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