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固化剂的协同效应
张艳银 尚红霞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摘要:利用固化剂聚氧化丙烯二胺(D230)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协同效应,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 环氧树脂的透明性、抗紫外光老化性和耐热性。热分析和抗紫外光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分别用D230或IPDA单一 固化剂时,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θg分别为101和122℃,黄度指数变化值?YI分别为20.48和14.98;而采用D230 与IPDA组成的二元固化剂且D230与IPDA的质量比为5:3时,固化物的θg和?YI则分别为138℃和8.44。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协同效应;抗老化;固化剂;黄度指数
中图分类号:O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028(2009)04-0058-03
太阳能电池的封装材料主要采用环氧树脂进行 薄膜灌封,但环氧树脂材料长期暴露在太阳光下, 易变黄、发生老化[ 1~2],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 转化效率。为了解决环氧树脂的老化问题,通常在 环氧树脂中加入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3],但是它们与环 氧树脂的相容性差,在用量为质量分数1%~2%的情 况下就能析出;或者对己二胺进行羟烷基化、氰乙 基化改性[ 4]来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透光性,但其存 在一定的毒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并能与空气中的 CO2发生反应。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环氧树脂的透光 性和抗紫外光老化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聚氧 化丙烯二胺(D230)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固化 剂的协同效应,提高环氧树脂透光性、抗紫外光老 化性和耐热性,不但毒性低,无刺激性,而且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
1.实验
1.1主要原料与仪器
双酚A型环氧树脂EP828(广州市创远经贸有 限公司);固化剂:聚氧化丙烯二胺(D230,中穗化 工有限公司),异佛尔酮二胺(IPDA,深圳市佳迪达 化工有限公司);稀释剂:501环氧活性稀释剂(江 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深圳江海天化工有限公司);溶剂:苯甲醇 (BA,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DHG—905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申贤恒 温设备厂);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紫外灯;DSCQ10 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N2气氛,升温速率 为10℃/min,扫描温度范围为室温~300℃。
1.2样品的制备
称取100 g环氧树脂于塑料杯中,加入质量分数 为15%的环氧活性稀释剂501,搅拌混合均匀,然后 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增塑剂、5%的溶剂和 20%~35%的固化剂,混合均匀后浇注到115 mm×25 mm×2 mm模具中,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80℃下 固化90 min,脱除模具,测试固化物样品性能。
1.3性能测试
1.3.1透光性的测定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空气做参比,测 定固化物在波长400~800 nm的透光率曲线。用透光 率分析其透明性。透光率越大,其透明性越好。
1.3.2抗紫外光实验
将固化物放在70 W的紫外灯下照射一定时间 后,放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池中,测定其在 波长400~800 nm的透光率曲线,用黄度指数衡量其 抗紫外光老化性能。黄度指数YI用下列公式计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