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常温固化,其交联固化所用引发剂品种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引发剂。
1、过氧化环己酮
过氧化环己酮为固体粉末状,很不稳定,故常配成50%的糊状物。过氧化环己酮是由环己酮和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制得,制备方法分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是先用环己酮和过氧化氢反应得到过氧化环己酮,再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成糊状产品。一步法则直接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溶剂,使环己酮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得糊状产品。两种方法反应原理相同,通过环己酮与过氧化氢的不同摩尔比,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过氧化物。实际生产时所得产物为复杂的混合物。这些不同结构的过氧化物的临界温度以及在环烷酸钴存在下分解自由基的速度已经测定。一般来讲,氢过氧基(-O-OH)多时其活性高,羟基(-OH)多时活性低。具有两个(-O-OH)的过氧化物比具有一个(-O-OH)和一个(-OH)的过氧化物活性大;具有两个(-OH)的过氧化物与钴盐不起作用,或者说钴盐不能促进含有两个羟基(-OH)的过氧化物。不同厂家和不同方法生产的产品,其成分会有不同。性能上会有差别,使用时要进行试验。
2、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苯甲酰为白色粉末,性能极不稳定,摩擦、撞击、遇热、或与还原剂接触,都能引起爆炸。现在多用于树脂的中、高温固化成型工艺。应用于不饱和树脂常温固化时,把过氧化苯甲酰制成二丁酯糊状物,含量为50%。
3、过氧化甲乙酮
过氧化甲乙酮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用最广泛的常温固化剂。纯态过氧化甲乙酮很不稳定,易分解以致爆炸,有氧化着火危险,常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稀释后使用。其价格低、易与树脂混溶、使用方便、固化效果好。与钴促进剂连用,适于室温固化,使用温度范围15~25℃。缺点是:对水敏感,因为水会使促进剂失去活性。
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都有差别,总活性氧含量在9-11%之间,有的甚至更高。由于过氧化甲乙酮很不稳定,即使在室温下也会缓慢分解出气体,有着火危险。故国际上规定过氧化甲乙酮活性氧含量不得超过10%。
过氧化甲乙酮主要组分变异和过氧化环己酮类似,也是多组分的混合体。控制甲乙酮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可得到不同结构的产物。不同的异构体有不同的性能。氢过氧基(-O-OH)使活性增大,羟基(-OH)使活性减小。